生之思考

当我走进一个村子,先抵达它周边的田野,田野里肆意生长着庄稼,庄稼地里还有一座座坟墓,再往里走才抵达人们生活的院落。人们被自己耕耘的土地包围着,也被逝去的先人包围着,这是一个自足、自然的存在圈,人们生于斯、行于斯,也埋葬于斯,从不曾远离。这种安然,城市无处寻觅。

0评论

暂借一杯茶歇

我曾以为的没有自由,是因为外界事务,或工作或生活带来的无奈。近来却渐渐明了,更深层的不自由乃来自于内心,于宁静诸般渴求却又无以把握,对自由千番期许却又不能驾驭。在生活工作的忙乱中求闲暇,却又在闲暇中无知所措。试问,一个不懂得如何对待自由的人,又如何配享自由?

0评论

不言之言

所求者,时光流逝,而我心安。 有所求,即着于相。有所执,不得解脱。

0评论

做个修行者

所谓成长也好,所谓老去也好,是时光留下的印迹。若在这印迹里,未能收获一点所谓“别的”东西,那岁月的流逝便只是个悲剧,走向那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目的地。如能在岁月流失中获得一点心安,“看透”这世事流转的背后也该有一个冷静的旁观者——一个自我的旁观者,并能“适当”抽离这滚滚洪流,得一点精神的满足、或是哪怕一些瞬间的安逸,也或就是悟道者所追逐者。悟者的终点,绝非俗世中人所能“看到”,它非世俗之城,而是异界因果。

2评论

生存之外

努力争取固然重要,接受并坦然于做一个普通人也很重要。物质追求和精神滋养要平衡,工作和生活也要平衡,非但马克思所预言的未来社会里,现实中也该清楚知道,生存之外还有生活,还有诗与文学。

1评论

以待厘清

世俗也是种信仰,普通大众的生活琐细,关于街头巷尾的言说,东邻西巷的变故。它们并不高雅却无比切实、临近。文学是两个极端,既属言之无物,却又包罗万象。人固然受缚于自然规律,万物萦绕,却偏又生出心灵和意识这种东西,不经由它们,并无法理解这世间纷扰,日月星辰不过猜不透的光点。文学是种似乎高雅一点的关于生活的感受,它讲述介于纯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交融。春花秋月,和风细雨,旭日东升,众星拱月,都不单单是摆在那里的景致,而是激起人心赏悦的事物,一种心灵与世界关联的直观媒介。文学言之之树木花草,非止植于某处山坡、原野,且能植于讲述者、品读者内心。

1评论